M6·米乐「中国」官方网站

大成基金刘旭:有成本转嫁能力的制造业龙头未来盈利效应更明显米乐 M6米乐 | 米乐(M6)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您好!欢迎访问温州米乐有限公司!
品质留给时间来证明8年专注机械配件研发定制生产
全国咨询热线:0577-66077012
您的位置: 主页 > 动态 > 行业动态

咨询热线

0577-66077012

大成基金刘旭:有成本转嫁能力的制造业龙头未来盈利效应更明显米乐 M6米乐

作者:小编时间:2023-11-15 18:30:35 次浏览

信息摘要:

 股市在多重热点叠加下持续反弹,但盘面并未形成持续的主线,新入场的投资者热衷追热点往往追了个热闹;但此时,经历过多轮牛熊、有自己稳定投资方法的基金经理依然以不变应万变、恪守自身的投资理念,比如大成基金经理刘旭就强调,如果对自己买入的公司确实很了解,市场的下跌对其没有影响;仍将坚持在深入研究的领域精选个股坚定持有,现阶段,希望个股PE不超过20倍,PB尽量不超过2倍。  近期,在和本刊深度对话中,

  股市在多重热点叠加下持续反弹,但盘面并未形成持续的主线,新入场的投资者热衷追热点往往追了个热闹;但此时,经历过多轮牛熊、有自己稳定投资方法的基金经理依然以不变应万变、恪守自身的投资理念,比如大成基金经理刘旭就强调,如果对自己买入的公司确实很了解,市场的下跌对其没有影响;仍将坚持在深入研究的领域精选个股坚定持有,现阶段,希望个股PE不超过20倍,PB尽量不超过2倍。

大成基金刘旭:有成本转嫁能力的制造业龙头未来盈利效应更明显米乐 M6米乐(图1)

  近期,在和本刊深度对话中,大成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监刘旭强调:“宏观波动长期影响企业的走向,但是在非个股层面研究难度很大,影响一个企业的变量远比影响一个国家的变量小得多;投资者不如把时间多花在个股研究上,即便在个股层面都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如果公司有独特的优势,会结合个股的估值水平,做出买入、卖出、或持有的操作决策。“

  谈到行业选择时,刘旭表示制造业是他研究最多、最熟悉的行业,能够更容易辨认制造企业、工艺流程的好坏;当下会选择成本控制强、下游议价能力强,本身经营管理上比较精细的制造业公司。

  本刊编辑部:今年股市上下半场的表现截然不同,您如何总结自己组合前三季度的得与失?

  刘旭:从组合结构看,在二季度实现主要正向贡献的标的在三季度出现回撤,而其他标的多数维持平衡,能源股实现正贡献。截至三季度末,组合整体的PB与PE水平相对温和,其中与宏观经济相关标的并不低估。2021年以来持续的地产低迷,很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内对组合内若干标的形成压力测试。但考虑到这些标的在传统经济中竞争力清晰,且具备十分强健的资产负债表,故仍然持有相当比重。

  我认为,在中国经济进入下一个平稳阶段后,能创造稳定现金流的非热门领域的大体量资产具备一定投资价值。我们会持续跟踪并不断修正观点。

  除了对传统经济领域的配置,三季度组合增加了少部分新能源制造方向的持仓。主要原因还是这些公司不断突破传统高端领域,而风险是新能源过去两年的供需不匹配带来的阶段性高盈利风险。

  刘旭:我是基于企业长期价值,自下而上进行选股投资。选股的本质是赚企业价值的钱,企业价值在经济学上是长期的现金流折现。要考虑有哪些因素影响企业的价值,这些因素可长可短,但通常都是一些比较长的变量,例如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家精神、竞争优势、管理团队能力圈、长期稳定的需求等。

  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据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可能是对供应链的掌控程度或者产品附加值的壁垒高低。需求端希望长期稳定,不会崩塌,比如一些变动器件、金属加工、通信硬件等行业需求较稳定。短期景气度也会影响到企业价值,但影响相对有限。因为一两年的景气度只影响近期现金流情况,但我们要考虑的是长期甚至永续的情况。

  我在选股中没有十分关注下游需求,其实景气程度挺难预测,我考虑更多是企业安全边际。例如一家传统制造业公司的下游并不算景气,但它领先于对手的差距是我考虑最核心的要素。其次,如果能有很好的性价比,可能投资回报比较高。比如,我购买的制造业可能与所谓高端制造不一样,我认为景气程度中需求的高增长与投资回报没有充分必要关系。

  本刊编辑部:制造业是您最熟悉的行业,但在宏观大背景下,市场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优势存在担忧,谈谈您对制造业的看法以及选股偏好?

  刘旭:其实我很难预测未来原材料的成本还会上涨多少,如果再出现地缘政治扰动,可能价格会继续往上,但是现在原材料成本的价格和过去十年的相比较,高于中枢,但未来十年也有可能不一定按照过去十年的范式发展,总体而言未来的情况会比现在更好些。

  因为再持续一到两年,红利来临、成本回落时,优秀公司的盈利效应会更明显,特别是对于有转嫁能力的制造业企业。这种乐观虽不一定正确,但应当在风险还未发生或刚发生的时候去担忧,而非在发生后担忧,当下会选择成本控制强、下游议价能力强,本身经营管理上比较精细的制造业公司。投资选择的另一类标的就是纯alpha,会综合考虑财务报表整体状况和当下估值水平。

  本刊编辑部:制造业之外您肯定也在拓展能力圈,看到三季报您买入了一只通讯股,您是基于什么买的?您如何看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三者的关系?

  刘旭:它的估值已经体现出来很便宜的一个状态,这家公司账上的钱很多,盈利能力又很强,同时产业地位也很高。尤其,通信类的公司比较有防御性,不存在太大的波动,而且其是一类To C的模式。

  所谓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好行业就是商业模式稍微好些,商业模式背后也是跟竞争力度有关系的。现在我觉得价格更为重要,再好的公司如果贵了也无法投资,因为我们都预测不了未来。每个行业不一样,每个企业发展阶段也不一样,总的来说肯定是希望越安全越好。这个安全可能是产业地位带来的,可能是财务报表带来的,但也不是说越便宜越好。一般我的标准是PE不超过20倍,PB尽量不超过2倍。

  刘旭:根据企业的基本面进行综合判断。对于我来说,PE在20倍或PB在2以下是量化企业估值的分水岭,再结合企业性价比等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总体原则是低买高卖,涨幅高的标的会稍微减少,但我对市场不是特别悲观,我觉得自己持仓的公司安全边际较高。组合的下行空间不大,上行空间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成长股是否准确,能够带来长期回报;二是与贝塔相关的因素,比如分红率。当然,市场情绪的调整难以量化,情绪不是我投资判断的依据。

  刘旭:有的,当发现自己对一家公司的判断错误时,比如该公司的价值没有预想的高,或者竞争力不够强,我会重新判断公司市值;尤其考虑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竞争情况,如果未来市值变得不便宜,我会卖出止损。

  举个例子,有一家冷链设备公司,创始人是自己出来创业的,董事长非常有追求,带了十几个兄弟打拼。但总结时发现,它的生意是一个天然壁垒比较低的生意,因为它上游所有零部件没有一个是自己做的,最后组装到一起也不难。赛道下游是To B大客户的赛道,压力很大。一个大客户的商业模式,同时又叠加赛道上优势不足,所以长期取得超额收益很难。

  当然,这也不是我很典型的案例。有时候就是买入了一个看起来赛道很好的公司,但实际上它的管理团队已经不给力了;可能它历史上财务报表很好就筛出来了。然后一看确实赛道不错,各方面挺好,但实际上“躺赢”也是有阶段的,当公司过了一定阶段以后,产品和渠道总是要跟着时代去迭代的,如果企业家已经落伍了,就跟不上社会的迭代。

  本刊编辑部:您是学财务出身的,此前我关注您也提到一些案例,会特别重视投资的公司的现金流情况,这算一个筛选标准?

  刘旭:现金流只是其中之一,还有毛利率、PE等,重要的是怎么把财务报表与产业更好地结合,能把财务报表理解好。某个单一的财务指标需要放在一个更大的产业分析框架内去看,比如白酒行业,可能60%的毛利率算很低了;但在制造业中,60%的毛利率算很高了,所以要看最后企业到底是什么驱动的价值。

  再比如,有些公司赚很多钱,账上又有很多固定资产,它们未来能不能创造价值?其实我觉得会计的基础概念很好,它对资产的定义是未来能够创造现金流。我们做投资很少从这个角度想,比如企业报表打开一看发现很多项,这些资产未来到底能不能创造现金流入,需要有准确的判断。如果公司赚了很多钱全都投入生产,未来竞争压力很大的话,能不能创造现金流很难推测。所以,对企业理解清楚最重要,指标只是一个抓手。

  米乐M6 米乐

  本刊编辑部:卖方对您的总结,除2018年-2020年在食品饮料有一定仓位外,产品持仓以制造业板块为主,机械设备、通信、家电等行业均有明显的制造业属性。2020年以来,该产品长期重点配置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环保等行业。您觉得自己在底层框架上有什么改变吗?

  刘旭:拿具体的投资来说,比如我10年前就看过两家家电的公司,直到今天我对它们的理解还是在不断前进;虽然不是天翻地覆的差别,但是我的理解不一样了。客观地说,这两家公司已经好多年没有新产品出现了,但是对我而言,随着能力的提高,对既有信息的处理就不一样。比如其中一家公司,以前我可能更偏向于财务层面,觉得它是非常赚钱的,然后竞争格局也很好。但随着多年迭代,公司企业家的个性、企业所做的事情、各方面的能力以及未来的战略都会关注到,同时我更多考虑未来战略下它会成为怎样的一家公司。

  本刊编辑部:我发现您持有很多股周期都很长,能否举一个例子,说明一路持有该股变化的心路历程?

  刘旭:我拿的最长的一家是全球工业缝纫领域龙头企业,2017年就买入了,之后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有些调整。这个公司我一路跟过来,慢慢从一片模糊知道这个领域内什么叫产品,什么叫把产品做好;也知道这个领域的运营指的是什么。然后又能慢慢看到,即便在运营里面,不同的运营方式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也很不一样,而不同运营方式可能是企业家选择的结果。一个企业家的心有多大,最后会影响这个企业,包括治理结构、企业本身能力、行业周期性各方面等在内的方方面面,然后真正理解到大约是要这么去看一个公司,去跟一个公司。

  市场上很多人都做价值投资,但价值投资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理念,而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整体,包括知识体系、思维框架、投资能力等,需要强大的能力与之匹配。这个强大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地去学习、了解,通过细节地、长期地跟踪公司,得到对事物、对行业更普遍的理解。

  刘旭:我选股一直以来就是基于企业价值投资,基于我对这个生意的理解到底有多深去做投资。这是我投资中最核心的一点。

  具体分解一下:(1)治理结构;(2)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3)企业的发展空间;(4)企业资本配置能力;(5)买入性价比。我投资决策的产生过程,就是对以上5点分析和评估的过程。希望在合理价格下找到这样一个标的:企业家专业能力匹配、勤勉真诚,企业的竞争优势稳定可持续,这是最主要考虑的因素。空间上可以适度放宽,只要未来5-10年需求不下滑即可,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提高市占率或盈利能力。

  刘旭:我的投资策略主要是以企业长期价值为核心,重点是观察企业的长期自由现金流折现情况。如果觉得企业被低估了,流动性也能够满足的话,我就愿意多买一点。如果企业的长期价值差不多合理或者偏高估一点,我会慢慢减仓。我选股比较注重安全边际,“安全边际”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估值,估值是企业基于盈利的估值水平,合理的估值是对投资者最好的保护,因为安全系数较高的公司其潜在收益足以作为风险补偿;二是企业的产业地位,如果企业所在的产业在5至10年内是比较稳定的,调整到一定程度企业肯定是有价值的;三是企业家的能力和信仰,当企业家足够勤勉诚恳、坚韧不拔,团队足够优秀的时候,企业是具备长期价值的。

  刘旭:高估值容许企业盈利低于预期的空间很小,所以我们倾向于购买安全系数较高的公司,这些公司的潜在收益足以作为风险补偿。但技术进步将越发深刻地影响社会,提高效率,改变旧有格局。如果单看该因素,长期权益资产的估值压力会很大。即便变化较慢的行业,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对高估值的考验也很大,今天看起来完美的东西也能如此。

  投资是面向未来,如果商业模式不可持续,则历史上的这些资产最终很可能成为减分项,但合理的估值是对投资者最好的保护。股票市场是“群众运动”,由非常多不了解定价的人共同决定。作为职业投资者,要想清楚是赚理性企业价值变化的钱还是赚市场交易的钱。

大成基金刘旭:有成本转嫁能力的制造业龙头未来盈利效应更明显米乐 M6米乐(图2)

  (本文已刊发于11月11日《证券市场周刊》,嘉宾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本刊立场。文中所涉个股仅做举例,不做买卖推荐。)





【相关推荐】

返回列表 本文标签:制造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