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米乐「中国」官方网站

俄罗斯没有其他选择翻倍进口中国先进设备为俄军工业博机会 | 米乐(M6)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您好!欢迎访问温州米乐有限公司!
品质留给时间来证明8年专注机械配件研发定制生产
全国咨询热线:0577-66077012
您的位置: 主页 > 动态 > 行业动态

咨询热线

0577-66077012

俄罗斯没有其他选择翻倍进口中国先进设备为俄军工业博机会

作者:小编时间:2024-02-27 04:54:05 次浏览

信息摘要:

 米乐m6官网 mile米乐m6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2024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向朝鲜国家元首金正恩赠送了一辆国产Aurus Senat Limousine豪华轿车,引发了全世界媒体的热议。  普京向金正恩赠送的这型轿车早已作为普京座驾闻名于世,它的性能和外观不亚于当今世界上任何一辆豪车,因此除了两国之间的友谊,媒体

  米乐m6官网 mile米乐m6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俄罗斯没有其他选择翻倍进口中国先进设备为俄军工业博机会(图1)

  2024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向朝鲜国家元首金正恩赠送了一辆国产Aurus Senat Limousine豪华轿车,引发了全世界媒体的热议。

  普京向金正恩赠送的这型轿车早已作为普京座驾闻名于世,它的性能和外观不亚于当今世界上任何一辆豪车,因此除了两国之间的友谊,媒体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在于俄罗斯被西方国家制裁多年后,仍然能够制造出如此精美的工业品,实在令人惊讶。

  要知道2022年制裁刚刚开始时,俄罗斯制造业立即遭到了重创,汽车制造能力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下降了一半。可俄罗斯政府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却显示,2023年俄罗斯制造业同比增长了7%,在孤立中创造了历史新高。

  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指出,自俄乌冲突开始以来,俄罗斯就在近乎疯狂地从中国进口机床等机械设备,正因如此俄罗斯才恢复了工业生产能力,并且在战争爆发两年以后,俄军的弹药储备依旧充盈。

俄罗斯没有其他选择翻倍进口中国先进设备为俄军工业博机会(图2)

俄罗斯没有其他选择翻倍进口中国先进设备为俄军工业博机会(图3)

  人们对俄罗斯工业的一个普遍认知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而重工业中又以国防相关产业为主。机械制造业虽然在大致分类上可以归属于重工业,但也要运用大量的轻工业技术,因此俄罗斯在这一行业历来表现不佳。

  这一点早在苏联时期就有所表现。上世纪80年代,苏联情报机构曾主动接近日本东芝公司在苏联的企业代表,出高价购买了4台数控机床。为了绕过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管制,双方特意选择了一家挪威企业作为中转。

  最终苏联如愿获得了一批可以用于潜艇推进器生产的先进设备,而日本却为这次交易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东芝公司遭到制裁还不算,日本首相还得跑去美国道歉并在50多家报纸上发文忏悔,日本人因“东芝事件”丢尽了尊严。

俄罗斯没有其他选择翻倍进口中国先进设备为俄军工业博机会(图4)

  苏联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西方之所以如此不留情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苏联在精密机械制造领域存在致命缺陷,抓住了这一点就相当于抓住了苏联的命门。

  苏联解体前夕,与现代机械制造息息相关的电子工业在俄罗斯工业产值中尚且有2.4%的比重,但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已经下降到了0.19%。

  2012年,机床制造占中国GDP的比重为1%左右,在同一时期的俄罗斯却只有0.03%。这一年俄罗斯一共增加了125万台材料加工机床,其中115.7万靠进口实现,即使算上用外国技术在本国生产的机床,自给率也只有8%。

  从苏联时代到后来的叶利钦、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状况非但没有丝毫改善,反而在大踏步地倒退。

  2001年到2021年的20年间,俄罗斯的进口贸易额从418. 65亿美元增长到了2935. 02亿美元,这期间机械电子类产品一直是份额最高的进口商品。2001年此类产品在进口商品总额中的比例为20.89%,到了2021年这一比例增长到了36%。

  曾几何时,俄罗斯机械还能以“皮实耐造”的优点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到了2021年,机械电子类产品早已跌出了俄罗斯出口产品前三名的位置,其在出口产品中的份额从2001年的4.67%下降到了2021年的1.67%。如今整个俄罗斯能够出口的就只剩下了油气、矿石、粮食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

俄罗斯没有其他选择翻倍进口中国先进设备为俄军工业博机会(图5)

  机械是现代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机械生产对于一个国家的轻重工业乃至国防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天的俄罗斯,整个国家都在为这个工业领域的薄弱项付出代价。

俄罗斯没有其他选择翻倍进口中国先进设备为俄军工业博机会(图6)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因领土问题爆发了一场短暂的战争。这场战争毫无悬念地以俄军的胜利告终,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态度也再次从接触转向了对抗。

  在西方成体系的制裁政策限制下,俄罗斯一时间失去了机械设备、高科技产品乃至日常生活用品的供给来源。

  一年后时任俄罗斯副总理的阿列克谢·库德林神采奕奕地宣称俄罗斯政府“保住了居民的实际收入”,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动用此前几年靠石油红利积攒下来的稳定基金维持了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那一年整个俄罗斯丧失了9%的财富,大量企业在绝望中倒闭。

俄罗斯没有其他选择翻倍进口中国先进设备为俄军工业博机会(图7)

  对于俄罗斯面临的困境,俄政府有着清醒的认知。2009年3月,俄政府出台了《关于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国家安全的战略》,开始大力推行进口替代,2015年又专门成立了一个“进口替代委员会”,负责对这一战略进行有序推进。

  所谓的进口替代也就是对本国工业给予保护和支持,鼓励它们满足国内市场,取代进口贸易。可“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就定下的发展基调,此后一直没有发生改变,如今突然要求俄罗斯企业全面满足国内市场谈何容易?

  尤其是在机械制造领域,俄罗斯企业一没技术、二没资金,想要拿出成果难于登天。出口替代战略出台十多年来,俄罗斯在机械制造领域毫无起色。

  2022年俄乌冲突开始后,德国、法国、芬兰、波兰等新老欧洲国家一瞬间从俄罗斯的贸易伙伴变成了死敌,俄罗斯对本国工业生产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但此时的俄罗斯人却发现,他们的所有工业设备只有40%可堪一用,另外60%都是10年以上的“老员工”了。

俄罗斯没有其他选择翻倍进口中国先进设备为俄军工业博机会(图8)

  这时再想加大“出口替代”战略的推进力度也为时已晚,2020年那份国家安全战略到期时,俄罗斯政府的财政赤字就达到了4.72万亿卢布,占到了当年生产总值的4.4%。随着冲突的开始,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毫无疑问都会向军事领域倾斜,俄政府已经没钱再向机械制造领域投资了。

俄罗斯没有其他选择翻倍进口中国先进设备为俄军工业博机会(图9)

  俄乌冲突爆发一年半以后,俄罗斯塔斯社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俄罗斯制造业数据:这段时间俄罗斯制造业整体同比增长13.1%,其中计算机、电子与光学产品生产增长了71.6%,运输车辆生产增长了51.7%,电气设备生产增长了32.1%。

  单从数据上看,俄罗斯的工业表现相当不错。但仔细想想,在没有机械制造基础又面临政治、军事冲突的俄罗斯,这样的数据现实吗?

  有人将俄罗斯制造业的进步归功于新一轮的进口替代战略,可事实上2023年俄罗斯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附带了严苛的前提条件,能够满足条件的俄罗斯企业寥寥无几,而扶持的力度也仅仅是0.25亿至2.5亿卢布,只对中小企业具有吸引力,这样的政策根本不足以支撑起整个制造业的复苏。

俄罗斯没有其他选择翻倍进口中国先进设备为俄军工业博机会(图10)

  俄乌冲突开始的一年内,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机床数量增加了4倍,而且这些中国机床都是成套成套地运到俄罗斯,设备安装调试、不同设备的配合都在中国制造商的掌握之中,备好原料插上电就会源源不断地产出“俄罗斯制造”,正是这些中国机床创造了俄罗斯制造业的小奇迹。

  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将“中国制造”视为低端产品的代名词,但实际上从90年代开始,中国的机床就已经远销俄罗斯、古巴等国。当年的古巴客户对中国机床赞美有加,并且很快就要求加大进口量。

  此后的十几年间,中国在机械制造领域不断创造国产技术、消化外国技术,自2011年后中国的机床进口数量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制造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同时进军。

  2020年,全球机床产值为578亿欧元,这其中中国独占了169.5亿欧元,而德国和日本分别凭86.6亿欧元、82.2亿欧元的产值位列第二、第三位,这两个机械制造领域的传统强国加起来还没有中国一家的产值多。

  中国产品不仅质优价廉,而且门类齐全,在20多年的对外贸易中收获了许多国家的青睐,无论是世界头号发达国家美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印度、越南都在使用中国生产的机床,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十几年来以中国为最大贸易伙伴的俄罗斯。在2012年俄罗斯进口的115万台机床中,就有50万台以上来自中国。

  2022年西方国家联合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当年,俄罗斯全国的批发与零售额下降了10.4%,汽车产量更是下降了44.7%,足以见得这次制裁对俄罗斯工业的伤害之大。

  多少年来俄罗斯尝试过从西方引进,也推动过进口替代,但事实证明,这两种方案短期内都看不到希望。

  失去了西方国家的机械供应之后,中国产品就成了俄罗斯唯一的救命稻草,而塔斯社公布的数据也足以证明,俄罗斯作出了明智的决定。

  宋周莺,高珊珊.21世纪俄罗斯对外贸易格局的时空演变态势[J].世界地理研究,2023,32(12):1-17.

  李冠群.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中俄经贸合作:俄罗斯“进口替代”战略的困境与探索[J].东方学刊,2023,(04):22-30.

  本刊编辑部.数说中国机床行业全球影响及竞争优势[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21,56(03):1.





【相关推荐】

返回列表 本文标签:制造机械